重慶藍曉環境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
粉塵處理
粉塵,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,國際標準化組織規定,粒徑小于75μm的固體懸浮物定義為粉塵。工業粉塵是指在固體物料的機械粉碎和研磨,粉狀物料的混合、篩分、包裝及運輸過程中因振動而產生的固體微粒,以及物質燃燒產生的煙塵。
來源:
a.固體物質的機械粉碎、研磨過程,如選礦、耐火材料與鑄造車間中的破碎機,球磨機等散發的粉塵。
b.粉末狀微粒物料的混合、過篩、運輸及包裝過程;例如水泥、面粉等的生產和運輸過程;
c.物質的不完全燃燒,如鍋爐煙氣中夾雜的大量煙塵;
d.物質被加熱時產生的蒸氣在空氣中的氧化和凝結,例如礦石燒結、金屬冶煉等過程中產生的鋅蒸氣,會凝結氧化成固體。
分類:
工業粉塵對周圍大氣環境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,危害程度較大。其排放的形式有兩種:一種是有組織排放, 即大氣污染物經過排氣筒有規律排放,這部分工業粉塵只要正確合理地選擇處理方法, 一般比較容易處理達標 ;另一種是無組織排放,指不經過排氣筒排放,通常包括面源和點源等 。如露天堆放的礦料 、煤炭 、粘土 、石灰石 、釤失物等,屬面源無組織排放源;散狀物料在皮帶轉運點 、貨車裝料 、卸料等機械落差起塵屬于點狀無組織排放源。
危害:
由于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,我國工業粉塵狀況趨向于粉塵的化學成分、粉塵的顆粒度和粉塵濃度更加嚴重地危害人體健康,具體表現為:
有害程度
有毒的金屬粉塵和非金屬粉塵(鉻、錳、鎘、鉛、汞、砷等)進人人體后,會引起中毒以至死亡。吸人鉻塵能引起鼻中隔潰瘍和穿孔,使肺癌發病率增加。無毒性粉塵對人體危害也很大。長期吸人一定量的粉塵,粉塵在肺內逐漸沉積,使肺部產生進行性、彌漫性的纖維組織增多,出現呼吸機能疾病,稱為塵肺。
常用的治理方法
機械除塵器:依靠機械力將塵粒從氣流中除去,其結構簡單,設備費和運行費均較低,但除塵效率不高;
電除塵器:利用靜電力實現粉塵顆粒與氣流分離,基本上有板式電除塵與管式電除塵兩種,電除塵的氣流阻力小,除塵效率可達99%以上,電除塵的初投資比較高,占地面積也較大。
過濾袋式除塵器:使含塵氣流通過袋式濾料將塵粒顆粒分離捕集,除塵效率較高一般為90%~99%,但是受袋式濾材的耐溫影響,有時不適用于溫度高的含塵工業廢氣;
洗滌塔除塵器:用液體(通常是水和有機溶劑)洗滌含塵工業氣體,使塵粒與液滴或液膜碰撞而被俘獲,并與氣流分離,除塵效率為80%~95%,運轉費用較高,吸收下來的廢液需要考慮回收或者進行二次處理。
總之,工業粉塵治理的原理一方面是改進工藝,減少工業粉塵產生量,另一方面就是增加粉塵收集效率。除了除塵器之外,不同的產塵點需要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采用適合的除塵方案。
有機廢氣
簡介:廢氣中含有有機物的都可以稱為有機廢氣,有機廢氣就是氣態污染物的一部分,來自各個行業所排放的多余的或有害的氣體,一般工廠的廢氣都含有有機廢氣。
其他:洗滌劑、清潔劑、衣物柔順劑、化妝品、辦公用品、壁紙及其他裝飾品。
有機廢氣一般都存在易燃易爆、有毒有害、不溶于水、溶于有機溶劑、處理難度大的特點。廢氣如果未經處理達標后排入大氣,必然使大氣環境質量下降,給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,給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損失。有機廢氣中有毒有害物質可通過呼吸道和皮膚進入人體后,長期低濃度或短期高濃度接觸可造成人體的呼吸、血液、肝臟等系統和器官暫時性和永久性病變,尤其是苯并芘類多環芳烴能使人體直接致癌。
酸堿廢氣
一個完整的酸堿廢氣凈化系統一般由五部分組成,它們是捕集污染氣體的廢氣收集裝置(集氣罩),連接系統各組成部分的管道,使污染氣體得以凈化的凈化裝置,為氣體流動提供動力的通風機,充分利用大氣擴散稀釋能力 減輕污染的煙囪。
煙囪是具有一定的高度凈化系統的排氣裝置。由于凈化后的氣體中仍然還含有一定濃度的污染物,這些污染物經煙囪排放后在大氣中擴散、稀釋,并最終沉降到地面。此外,為了保證廢氣凈化系統能夠正常運行,根據凈化處理對象的不同,在凈化系統中往往增設必要的輔助設備。例如:處理高溫氣體時的冷卻裝置、余熱利用裝置,滿足鋼材熱脹冷縮變化的管道補償器,輸送易燃易爆氣體時的防爆裝置等。
處理工藝及特點
廢氣收集-酸霧洗滌塔-離心風機-高空排放
酸霧洗滌塔利用氣體與液體間的接觸,而將氣體中的污染物傳送到液體中,然后再將清潔氣體與被污染的液體分離,達到清凈空氣的目的。廢氣經由填充式酸霧洗滌塔,采用氣液逆向吸收方式處理,即液體自塔頂向下以霧狀(或小液滴)噴撒而下。廢氣則由塔體(逆向流)達到氣液接觸之目的。此處理方可冷卻廢氣、調理氣體及去除顆粒,再經過除霧段處理后,排入大氣中,洗滌后,廢液收集至集水槽中,再排放至廢水系統處理。
5)適用于中低風量;